飞行试验是飞行器研制和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试验手段。飞行试验中的数据除一部分靠遥测装置发回到地面外,大部分用飞行记录器记载下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例如飞行器各部分的颤振情况可用应变计、加速度计和速度传感器测量并记录在磁带内,然后进行频谱和功率谱分析,以便决定对飞行器某一部分结构的惯性、刚度、气动外形等是否要作某种修改。又如,环境振动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不仅对疲劳寿命研究十分有用,而且可为机载仪表设备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要求 ;法航事故飞机黑匣子为了保证安全回收,飞行记录器在结构设计上有一些特殊要求,如耐撞击,耐火,耐腐蚀等。对于事故数据记录器和所用的磁带更有特别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苛刻的环境条件要求。 记录器在承受坠毁冲击、穿透、挤压、着火以及液体污染物浸渍(包括海水浸泡)后,磁带记录应能复原。有的产品规定的记录器环境试验要求是:三个方向均可承受1000g过载和23千牛(2300公斤力)的冲击;火烧30分钟温升达1100°C而内部磁带不烧毁;水中浸泡36小时内部磁带不受潮等。
此外,记录器落入大海中应能在30天内自动发出信号,以便人们打捞寻找。记录器一般安装在机体或弹体上不易摔毁的部位,如飞机的垂直尾翼上。
回收难度 ;黑匣子发射的定位信号在陆地上会比较强,能够达到十几公里的范围,但它的信号在海面上或水中则会受到很大影响,由于海水的阻碍,信号强度极大下降,在2009年法航飞机空难后续搜救过程中,黑匣子在水下几千米就完全发不出信号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空难搜寻的难度如此之高。如果坠落大海,“黑匣子”一旦接触水面,就会发出信号,并且启动定位功能,搜救水平不高及失联地区距离海岸过远,都有可能造成“黑匣子”信号未被发现。
黑匣子具有极强的抗火、耐压、耐冲击振动、耐海水(或煤油)浸泡、抗磁干扰等能力,但即便如此,如果发生飞机爆炸,黑匣子也有可能在爆炸中损坏。
2014年3月8日,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MH370”失去联络,机上搭载239人,其中包括154名中国乘客。事发后,由多国组成的搜救船队一直在事发海域附近搜寻,3月9日上午,马航官员推测,未找到黑匣子的原因可能是飞机解体严重。截至3月10日零点,搜救行动依然无结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