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s

三中全会是什么意思,三中全会的意思

栏目:s 查看: 11

三中全会是什么意思,三中全会的意思
  •  拼音:sān zhōng quán huì 

    词条内容:广义的“三中全会”是指中国共产党某届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狭义的“三中全会”经常是指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定义
    广义的“三中全会”是指中共某届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召开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类似的还有“五中全会”,其余类推。
    历史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曾经不定期,有时候一年一届,最长十几年才开一次。目前,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每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都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因为任期较长,所以每年党的中央委员会要召集全体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开一次会议。每开一次叫第X届中央委员会第X次全体会议。这样,“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就可能不止一次。
    狭义的“三中全会”经常是指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以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三中全会 - 历次三中全会均有重大举措出台
    1978年以来的35年,已经进行过7次三中全会,每一次都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部署。
    为什么是三中全会?
    按照中共政治惯例,每届中共中央的一中全会往往是紧接在党的代表大会之后召开,主题是“人事”,讨论选举中央最高领导层,比如选举政治局常委,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等。
    而二中全会,则是在全国两会换届前召开,主要讨论的是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
    而到了三中全会,每届中共中央即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已经安排妥当,可以全力投入国家的发展和改革问题。历届三中全会往往带有每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烙印,往往可以通过观察三中全会的举措,来发现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特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微博)认为,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具有纲领性意义,分别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即改革的启动阶段、改革的展开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阶段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7次三中全会中,有两次是关于农村改革,有3次关于基本经济制度。
    历次三中全会时间和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22日
    提出把“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这是一届非常重要的会议,它否定了“两个凡是”,开展“真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确立邓小平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也是一次历史深远的转折,它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30日
    适逢新旧两种体制转换,因此治理和整顿了经济秩序。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14日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14日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14日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十七届三中全会:
    2008年10月9日-12日
    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土地流转,激活农村金融。
    其他解释;出处:吴孟达、张家辉、吴镇宇主演的电影《整蛊大亨》 。
    三中全会被解释为:把中国三种酒精浓度最高的酒(泸州老窖、绵竹大曲、贵州茅台)混搭在一起的混合酒,酒量浅的人一喝就倒。
展开全文
上一组:史礼瑞是什么意思,史礼瑞的意思
下一组:沙门氏菌是什么意思,沙门氏菌的意思
输入字: